查看原文
其他

财报知识摸一摸:“递延所得税”产生的场景及实例

日拱一卒的方木 方木小院
2024-09-21

日拱一卒,每次学懂一项财报知识。


分析财务报表的时候,我们不能被困在报表上的数字堆里出不来,而是要“跳出画框看画”,把报表上的数字与企业的经营情况联系起来。

——财报箴言

此前摸摸文说过,公司会计和税务局因“暂时性分歧”,故而产生「递延所得税资产」和「递延所得税负债」。

本文先来看看都具体产生于哪些场景,然后,再分享几个实际经营过程中的案例,让大家更具象深入地理解。

提示:如果您之前对递延所得税还不甚了解,开始本文阅读之前,建议先阅读前置摸摸文。如下:

“递延所得税”产生的场景

实际上,公司会计和税务局的“暂时性分歧”,主要发生在当期“费用”和“收入”的计算上。

常见的有这么几种场景:

1、关于公司会计记录的费用。

①其中一些费用,税务局认为“扣早了”。

会计计入本期的某些费用,按照税法规定只能在实际发生时扣除或只能在以后分批扣除。

比如,公司会计逐年计提坏账准备(算公司当年报表费用),税务局要等实际损失发生时才承认这笔损失。二者对当年费用产生分歧,会导致税款计算有差异。

此外,还有未经税务局核定的减值计提,预提的商品保修费用,超过规定比例的广告费、折旧摊销,股权激励未行权之前记录的股权激励费用等。

这种情况下,税务局比公司会计算的利润多,利润多了,公司当期就需要多缴税,因此产生「递延所得税资产」,相当于公司提前缴税。

②还有一些费用,税务局认为“可以多扣”

一是,根据税法规定可在当年超额计入的一些费用。

例如,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企业雇用残疾人工资可双倍扣除等。

二是,税法允许某些行业的某些资产,采用加速折旧法折旧,甚至一次性计入当年费用

公司报表上可能是按照直线折旧法计算的。之所以允许加速折旧,是因为政府有时为了鼓励某些行业,会出台一些这样的政策。

这两种情况下,税务局比公司会计算的利润少,利润少了,公司当期缴的税就少了,因此产生「递延所得税负债」,相当于允许公司拖后缴税。

2、关于公司会计记录的收入。

其中一些收入,究竟应该在本期确认收入,还是在下期或者分多期确认,在税法和会计准则上有不同规定。

③内部销售,税务局视为产生了利润。

税务局是以法律意义上的公司为征税对象,不管发生交易的两个公司是什么关系,因而可能产生合并报表范围企业间的销售,在税务局眼中产生了利润,必须征税,而在公司合并报表中视为未实现销售,没有利润。

这种情况下,税务局比公司会计算的(合并报表)利润多,利润多了,公司当期就需要多缴税,因此产生「递延所得税资产」,相当于公司提前缴税。

④经营亏损,税务局允许在未来抵扣所得税。

当公司本年度经营亏损,且预计企业在税法允许年限内将会获得经营盈利时,税法允许在以后一定期限(比如5年)的公司利润里扣除,然后再计算企业所得税。

此时,本年亏损额就类似预缴了对应盈利额的所得税,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。

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,税务局只在其出售时计算所得税。

企业持有的"交易性金融资产"和"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",其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入当期会计利润。但税务部门既不认可其利润,也不认可其亏损。税务局选择在这些资产出售时,一次性记录利润或亏损,并计算应纳税额。

因此,这两类资产在未出售前的公允价值变动,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。

实际经营过程中的案例

场景①案例(费用扣早了)

以洋河为例:

洋河2021年中报107页和108页数据显示,递延所得税资产12.66亿,其中因为未支付返点39.33亿导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9.83亿(39.33亿 x 25%),占比约78%。

以及,2020年年报157和159页显示,递延所得税资产9.26亿,其中因为未支付返点26.1亿导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6.53亿(26.1亿 x 25%),占比70%。

会计按照会计准则,在记录销售收入的时候,直接扣除预计返点部分,作为销售费用支出。

而税务局只在返点实际支付、经销商拿到这笔款项时,才承认这笔费用、算作洋河公司的费用支出,所以要先收对应税收,待费用发生时才允许抵税,由此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。

再用一个简单粗暴的例子来解释:

公司实现100元的销售(包含增值税在内的113元产品销售),若计划返点5元,公司会计是记录95元销售收入。

但税务局不同意,要求公司要按照100元销售收入计算相关税收,由此产了5元费用分歧及对应的企业所得税税款5×25%=1.25元。

按照我国法律规定:会计和税务意见一致的时候,按照会计的算法纳税。会计和税务意见不一致的时候,按照税务的意见纳税。

所以,此时会计听税务的,这5元钱也按照收入纳税。

等以后这5元返点实施了,税务局会把这1.25元税款退给你——实际不会退现金,是允许你抵扣新的应缴税款。

所以,这1.25元就相当于是暂时存放在税务局的一笔钱,是属于公司的资产,会计给它起个名字叫“递延所得税资产。

递延就是推后的意思,递延所得税资产这个名词=推迟到以后使用的、专项用于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一笔资产。

场景③案例(内部销售)

以茅台2022年年报为例:

财报P94,财务附注第19项显示: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109亿,为此确认27.3亿递延所得税资产。

即: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×企业所得税税率25%=递延所得税资产。

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,放在茅台公司,通俗的说,就是贵州茅台股份公司本部卖了一批酒给下属销售公司,但销售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还没完成对外销售。

公司会计按会计准则计算:当年贵州茅台的合并利润表上,(子公司还没卖出去)的这部分销售收入为零,不产生利润,也就不产生所得税。等到2023年,这批酒被销售公司卖出去了,合并利润表才计算收入,产生所得税。

但税务局按税法规则看来,2022年贵州茅台股份公司实打实地完成了销售,产生了利润,需要对其所获利润征税。

等2023年销售公司完成销售时,税务局再征收销售公司所获利润对应的所得税。

结果就是:

2022年税务局计算的利润比公司合并报表计算的利润大,对应的所得税多。

这笔多出来的税款,公司会计就将其暂时放进「递延所得税资产」里,视为一笔“预缴税款”。

2023年,等销售公司实现销售时,税务局只征收销售公司获利部分所对应的所得税,而贵州茅台合并利润表里计算的税收,相当于税务局两年数据的总和。此时税务局和会计之间的分歧抹平,这笔「递延所得税资产」归零。

此外,通过观察茅台的“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”以及“递延所得税资产”,我们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逻辑:

茅台2022年资产负债表「递延所得税资产」大幅上升55%,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高达109亿。

叠加2022年可售商品酒投放占比明显偏低——只占2018年基酒产量的76%,远低于2020和2021年85%以上的投放比例。

综上两点,很明显公司有意识地压低了2022年的业绩。

还记得吗,《财报知识摸一摸:递延所得税(1)》这篇摸摸文的开篇,就提了一个问题:

现在,通过洋河和茅台这两个案例,大家是不是对此问题已经有了比较具体的理解了呢?

场景④案例(经营亏损)

此种亏损场景,简单举个例子:

你成立一家公司,今年亏了100万,税务局允许你未来五年里,每年从当年的税前利润里减掉20万,剩下的数字再乘以所得税率(通常是25%)计算应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。

当你预期你的公司未来五年是会赚到钱的,能够用上这个政策,你公司的报表上就可以记录一笔金额为100万可抵扣亏损,以及25万递延所得税资产——这25万可以理解为税务局单独针对你公司发放的纳税抵扣券。

场景⑤案例(公允价值变动)

以茅台为例:

茅台在2002年投资400万元,入股投资合作管理公司,占股比例40%,计入“长期股权投资”,2013年重分类至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”。

而从2019年1月1日起,由于实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,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”改为“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”列报,并由历史成本计量改为公允价值计量,由此产生了“递延所得税负债”,过程是这样:

截至2020年末,“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”9830052.91元,减去400万元初始投资成本,因公允价值变动取得收益为5830052.91元(9830052.91元-400万)。

按照25%的所得税率,这笔收益的企业所得税为1457513.23元(5830052.91元 x 25%)。

但正如上文⑤所说:公允价值变动损益,税务局只在其出售时计算所得税。

茅台此时还未出售该项资产,税务局暂时不认可这笔利润,但公司将来出售时,迟早是要交这笔税的,所以公司会计就在「递延所得税负债」计入一笔:1457513.23元。


本文完。


点 击 下 图 写 留 言 👇



欢迎大家讨论和交流关于财报知识和阅读财报遇到的相关问题。

点击上图👆进入本文视频号进行留言讨论

小院将在18:00开始回复在视频号里的留言

注:本文下方的【发消息】其实是以私信形式发送到公众号后台的,小院不一定能及时看到,因此回复可能较晚。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方木小院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